足球大战一触即发!“小石榴”逐梦绿茵场 | 研学日记③
7月12日,2025年京藏疆青蒙“融铸式”教育协作系列活动——中学生足球赛开营式在首都体育学院举行。来自五地的中学生足球队将在为期10天的共同生活、共同训练和共同比赛中,相互学习球技、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像石榴籽一样抱在一起,感受“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温暖。
2025年7月12日 星期六 雷阵雨
从青海玉树到北京参加“融铸式”五地中学生足球赛,我感到非常激动和开心。今天在游览颐和园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五千年历史的底蕴,我们也认识到了许多的历史文物和瑰宝,虽然天气很热,但是也抵挡不住我们探索中华文化的热情。
——才文多杰(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玉树海东分校)
2025年7月12日 星期六 雷阵雨
我学习足球已有4年,最大的愿望是成为一名出色的足球运动员。此次北京之行,我除了很期待在赛场上与对手交锋外,还盼望与各地的小伙伴们有更多的文化交流,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潜移默化中生根发芽。
——王浩凯(内蒙古达拉特旗第八中学)
记者随团直击
首都体育学院作为本次赛事的承办方和东道主,为赛事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学校副校长丁传伟表示,“融铸”二字是本届足球赛的灵魂所在,它承载的不仅是切磋技艺,更是通过小足球推动大融合的教育协作范式。他希望各位队员敢拼敢闯,用坚韧的意志诠释体育精神,在竞技比赛中增进友谊,在互学互鉴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团结的磅礴力量。
海淀区教委也为球队队员做好了后勤服务工作。区教委副主任赵霞邀请五地足球队员在比赛之余更深入地走进海淀区,参观“三山五园”,了解区域丰厚的历史文化,感受中关村高科技示范区带来的震撼。
在充满仪式感的授旗仪式上,寓意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体育精神的“传承队”、寓意承载五地青少年足球梦想和成长希望的“梦想队”、寓意五地携手并进合作共赢的“共进队”、寓意共同创造美好明天的“未来队”四支队伍,表达了他们在旗帜的引领下,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赛出友谊的信心和决心。
五地中学生既是本次活动的主角,也是“融铸式”教育协作最直接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他们的心声充满了对本次活动的期许:“这不仅是一场绿茵场上的竞技较量,更是一次真实体现‘融铸式’教育协作理念的生动课堂,是一曲由五地青少年共同谱写的民族团结进步的青春乐章,是我们在实践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活载体。”五地五位中学生代表还表示,要在交流、交融、交心的过程中建立起彼此的友谊,在奔跑中感受彼此的热情,在对抗中理解彼此的坚韧,在合作中体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厚情谊。
据了解,本次比赛创新性地打破地域界限,五地学生根据赛场上前锋、后卫等不同职责分工混合编队。对于这一举措,北京市教委支援合作处处长范忠伟寄语学生们,要在并肩战斗中增进了解,在挥洒汗水中建立友谊,在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中凝聚民族的情感。他同时希望五地学生要像石榴籽一样,真正实现紧紧抱在一起。
已经学习足球8年的成林朋措是青海省玉树州中央民族大学玉树海东分校的初二年级学生。此前,他分别在州级和省级足球赛中取得过冠军和亚军的好成绩。对于此次北京之行最大的心愿,这位腼腆的小伙子直言:“要提高自己的竞技水平,争取在未来的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西藏达孜中学体育教师扎西江村此次带了19名中学生来京。“孩子们全部是第一次来北京,他们很珍惜这次和其他地区孩子学习交流的机会。”他告诉记者,提高球技、相互取长补短、参与不同文化之间的学习和交流是此行的最大目的。
阿力木江·阿布都力米提是一名来自新疆的体育教师,也是“传承队”的领队教练。开营仪式一结束,他就召集球队队员开启了一场“破冰行动”。从自己青少年时期学习足球和比赛的经历说起,他请各位队员介绍自己的技术特色,并进行互动交流。在他看来,没有前期的充分沟通,赛场上就会是一盘散沙,要想得冠军,一定要未雨绸缪。
根据赛程安排,从7月13日开始,四支混合编组的足球队将采取单循环赛的方式,历时3天完成比赛。在此基础上,五地学生还将各自组队再进行为期3天比赛。相关负责人表示,两种不同的比赛方式,既体现了五地的融合,又能把不同球队的地域特色和技战术体现出来。
“小石榴”们
北京欢迎你!
转载请注明来源“现代教育报(ID: modedunews)”
如您对本文内容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发邮件至xdjyb18@126.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沟通。
文字:凌月云
编辑:苏珊
校对:杨旭
审核:张秋颖
终审:冉阳 李继君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